近来,山东潍坊地下排污事件则是以极端直观的方式警示:原本以为干净的地下水也已经污染殆尽。根据国土资源部十年前的调查,197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已不能饮用的面积达六成。
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及其丈夫曾在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饮用水产业委员会工作的李复兴,最近检测到自来水中(主要来自垃圾、滤液和粪便)的硝酸盐指标已达9.0mg/L,接近国家标准规定的10mg/L,认为北京水质变差,他们已20年不喝自来水。
最近官方也承认了当下的水质危机。在卫生部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承认,当前包括今后一段时间内,饮用水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由于污染,安全健康饮用水越来越稀缺,饮用水无限供应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稀缺催生饮用水产业。
根据相关统计,包装饮用水已经取代了碳酸饮料长期垄断的地位,连续多年以40%以上的比例稳居十大饮料的头把交椅。但令企业家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利好优势还未完全显现“硬币的另一面”已然出现,人们对水包装、特别是桶装水包装安全性的质疑影响了这个新兴的产业。
在此背景下,饮用水行业的部分企业开始谋求转型升级,而杭州某公司就是其中一例。
“直饮水肯定优于桶装水”,净水机始终是一个半成品,需要后期的维护和服务,但传统销售渠道所形成买卖模式导致后期的服务缺失阻碍了现有行业的发展。
但这家“2011浙商最具价值投资(潜力)企业”尽管遇到行业不少瓶颈,但依然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
最大的瓶颈就是,行业标准不统一和行业发展不健康。“行业没有统一标准,鱼目混杂,品质服务参差不齐、门槛低,同时行业监管力度不够,滥炒概念,行业的专业化程度欠缺。”同时强调,宏观政策层面的转变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做到的,企业做净水机,很不容易。
此外,消费者对水的理解不够、饮水观念落后,缺少安全饮水意识也是阻碍行业发展的另外一大“看不见的困难”。
民众意识的转变是跬步徐行的过程。今年“世界水日”,“关注饮水安全,保障身体健康”的公益活动。该员工希望通过此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饮水安全知识,提高饮水安全意识。
文章来源:中华净水器网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是供个人学习、欣赏和交流的平台,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因能力有限或疏忽,如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
上一条:净水设备企业缺乏技术指导
下一条:净水器尚无统一标准 监管存在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