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company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净水器发展需关注水质二次污染
添加时间:2017-11-15 10:11:56

  被忽视的净水器二次污染


  净水器易造成二次污染在业内已是公认的事实,但众多消费者对此却不知情


  85后杨君是一家IT公司的白领。和大多数不懂生活的技术男不同,他是个典型的小资,对于生活质量要求极高。“现在呼吸的是雾霾,吃的食物也时常出问题,如果每天喝的水再不能保障安全那就太可怕了。”


  为此,杨君在2013年底买了一台4000多元的净水机。受他影响,朋友圈多数人也买了净水机。“雾霾我控制不了,食物我也没法检验,但喝的水至少能过滤一下。”杨君说,这样做只图个心里踏实。


  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来水污染事件被曝光,民众对于水质安全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对于多数像杨君这样的消费者来说,净水器似乎是自然的选择。


  但是净水器的效果到底如何、净水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净水器的选购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他们都知之甚少。


  市场乱象丛生


  净水器或净水机,起源于1832年英国伦敦霍乱流行时期,由英国人里德-斯帝沃发明,进入21世纪,热销于欧美。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中商情报网给《瞭望东方周刊》提供的数据,2010年~2013年中国净水器的年销量分别为1980万台、2522万台、3253万台、3890万台。“预计2014年净水器市场的增速将维持在20%左右。”该机构研究员周菲说。


  中国有大约4亿户家庭,若有30%的中国家庭使用净水器,市场需求就会达到1.2亿台。按照每台净水器平均市场零售价1500元来计算,总值将有望达到1800亿元。


  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目前国内生产净水器的企业已超3000家,品牌更是不计其数,单淘宝网上出售的净水器品牌就有近百个。


  这是野草疯长的时代。中研普华市场研究员艾艳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国净水器的生产仍然处在仿制阶段,无核心技术。当前国内绝大部分净水器企业是用外购配件进行改装生产的中小厂,机械化程度低、手工作坊式的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太多的企业,习惯于“照葫芦画瓢”的生产方式。


  导致种种市场乱象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国家标准的缺失。虽然目前国内净水器生产行业有四个标准,分别就天然水加工成自来水、一般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反渗透等方面有了规定,但并没有专门针对净水器的国家标准。


  “没有净水器国家标准是当前一个主要问题,对于市场监管来说是块短板。”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常务所长赵飞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国家标准的缺失使得企业缺少强制性约束,选择执行各自企业标准进行生产,也就导致产品质量的千差万别。


  售后服务也是一大缺陷。多数厂家仍以卖机器为主,售后服务质量差、反应慢的现象十分普遍。2014年3月14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通报净水器售后服务质量平均合格率仅为40%,远低于其他家电产品。


  杨君就深有体会,“你买的时候厂家热心周到,一旦出现问题就完全变了个样,要么服务态度不好、要么服务质量不高。”


  有些生产厂家甚至打出了养生保健的概念。有品牌净水器宣称能有效中和人体酸性毒素,调节平衡体液的酸碱度,预防疾病和减缓人体细胞衰老。更有产品直言“长期饮用通过我们净水器净化的产品,能延年益寿、抵抗癌症”。


  “净水器有保健功能是不可能的,肯定是在炒作概念,只是它们(净水器生产商)的一种营销手段。”赵飞虹说。


  而杀毒消菌去除重金属、改善水质,有益身体健康等宣传语在各个净水器的宣传中则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安吉尔的一款机器声称采用韩式第三代过滤技术,可强制冲洗滤膜,纯物理法处理,无二次污染。


  在本刊记者走访的三家电器商场中,销售人员反复强调的还有所谓的“直饮水”概念,即由净水器净化的水无需任何加工,可直接饮用。对此,赵飞虹表示:“直饮水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净水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水质的污染也增加,直接饮用存在很大风险。”


  二次污染风险高


  “净水机是对自来水的二次加工,总体来说加工之后的水要比自来水干净,但净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造成二次污染,管道、设备都容易被细菌污染。”赵飞虹说,二次污染是净水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按管路设计等级划分,国内售卖的净水器大致可分为自洁式净水器和渐紧式净水器两类。自洁式净水器机内设计两条通道,洗涤水和净化水各有一条通道,两者各行其道并让水流动起来。洗涤水经过通路时会对机内滤芯特别是膜滤芯的原水侧进行冲刷以达到自行清洁作用,并利用开闭洗涤水龙头的瞬间将截留的污物及时快速排出。


  而渐进式净水器又称传统净水器,内部管路设计滤芯前松后紧,由PP棉、颗粒炭、压缩炭、RO反渗透膜或超滤膜、后置活性炭五级组成。这5级过滤膜依次首尾相连,机内管路仅此一条通道,污物沉积于滤芯内部,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需要定期人工拆洗,以保机器正常运作。


  简单来说,自洁式净水器相当于在管路上安了个垃圾处理器,污物随时清理出去,不停留在机内;渐紧式净水器等于在房间内搁置了个垃圾桶,污物平常暂存于机内,需要定期排污、拆洗和频繁更换滤芯。


  目前在北京市场,最畅销的净水器就是RO反渗透净水器,属于上述所说的渐紧式净水器。以第一层的过滤膜PP棉为例,其主要是截流水中一些肉眼可见的颗粒物,如自来水管道中的铁锈和泥沙。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其上面附着有一层黄色的黏稠物,这就是聚集的污染物,如果不及时更换就会对水质产生污染。


  根据北京公众健康饮水用研究所给本刊提供的实验材料,该所曾对市场上售卖的四款不同过滤类型的主流家用净水器进行过长达20天的综合性能测试。结果发现,4款产品对于CODMn(耗氧量,可综合衡量地表水体受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污染程度)的去除率均未达到卫生部要求的75%以上,且有的净水器不仅不能降低CODMn,反而会增加;一款标称功能为净化、小分子团化和弱碱性化的净水器,功能水的出水水质则低于自来水。


  此外,随着净水器使用时间的增加,净化水中微生物(细菌总数)的含量也大幅增加,污染程度随之大幅增加,而清洗之后则会迅速减少。


  上述提到的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作的实验也证实,尽管家用净水器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饮用水的质量,但由于各生产商采用的零部件质量不同,导致家用净水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卫生隐患。


  “家用净水器无论价格高还是价格低均易造成二次污染,但由于净水器中所使用材料的差异,所遭受二次污染的程度和污染物去除的效果也有所差异。”负责本次测试的该所高级工程师张红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消费者在使用净水器时一周内至少要反冲洗一次,且冲洗的时间为平常使用时间的2倍以上才能确保净水器的使用安全。


  “净水器滤芯只有定期更换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二次污染,水质才能有保障,否则‘净水器’就会变成‘污水器’。”不过,赵飞虹指出,很多厂家并未严格按照要求来做,滤芯更换不及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净水器用的滤芯越多,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再加上企业更换滤芯的力度不够,水质的二次污染就无可避免了。”



文章来源:中华净水器网

免责声明: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是供个人学习、欣赏和交流的平台,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因能力有限或疏忽,如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

Suntar
新闻中心
技术优势
产品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企业优势
产品优势
技术比较
产品
台上式净水机
台下式净水机
管道式净水机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资质与荣誉
发展历程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厦门三达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厦门三达净水科技有限公司